国米一时风光无两“三冠王”起航,联赛三连冠逐渐形成冠军班底

中国哲学史上关于运动变化的命题,老子首先提出“物极必反”的思想。他认为福可为祸,正可为奇,善可为妖,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足坛残酷的竞争更是让这种规律体现的淋漓尽致。

梅西获奖无数

任何事物都逃不开物极必反的周期性规律

大到一个王朝的更迭,小到一个公司的运营,都逃脱不了“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规律。

有谁会想到2010年前后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独孤求败的巴萨,会在10年后发生队魂梅西寻求转会,苏亚雷斯、拉基蒂奇等“六冠王”老臣惨遭遗弃的重大变故,一时让很多热爱巴萨的球迷不无接受,由梅西、伊涅斯塔、哈维、普约尔等人开辟的王朝也终将没落。

哈维、伊涅斯塔相继离去

其实这些都印证了老子“物极必反”的思想,任何事物都有周期性,发展到巅峰也是衰弱的开始,有些经历的时间长一些,有些经历的时间短一些,但都难逃古人总结的规律。

纵观历史,欧洲大陆足坛王朝更迭频繁,像极了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帝国的交替变换,最长不过几百年。

而文章通过分析穆里尼奥带领国际米兰创造“三冠王”的发展始末,揭示足球王朝周期性规律,为什么“三冠王”国际米兰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值得其他豪门警醒。

国米一时风光无两

“三冠王”起航,联赛三连冠逐渐形成冠军班底

由于电话门事件,尤文图斯被打入意乙,AC米兰被扣分处罚,国际米兰趁机重新上位,意甲联赛在2005年之后的几年里一直由国际米兰主宰。曼奇尼带领国际米兰打破AC米兰和尤文图斯对意甲的垄断,时隔16年再次夺得联赛冠军。

当时国米阵容包括伊布,克里斯波,阿德里亚诺,斯坦科维奇、坎比亚索、萨内蒂等,人员配置堪称豪华。虽然国际米兰连续3年获得意甲冠军,但在欧冠赛场上的成绩却不尽人意。

国米主席莫拉蒂意在像父亲一样将俱乐部推到欧洲之巅,重回“大国际”时代,他心里清楚要想实现愿望与抱负必须邀请世界级名帅以及忠诚俱乐部的球员,这也是主席莫拉蒂放弃曼奇尼邀请穆里尼奥执教的重要原因。

虽然在这期间,国际米兰的阵容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塞萨尔、麦孔、坎比亚索、萨内蒂、斯坦科维奇等主力球员留了下来,成为穆里尼奥夺得“三冠王”的主力框架。

穆尼里奥来到国际米兰后着手对阵容进行了升级改造

招来豪门失意人

斯内德在皇马作为“荷兰帮”的一员,始终郁郁不得志,最终惨遭清洗。穆里尼奥将斯内德引进后赋予了中场组织核心的职能,让斯内德的才华得到充分的释放。埃托奥虽然在09年跟随巴萨夺得了“三冠王”,但跟主帅瓜迪奥拉的关系并不那么融洽,巴萨通过加钱与伊布进行了交换,这成为埃托奥复仇的开始。卢西奥在范加尔的阵中已沦为边缘球员,卢西奥一怒之下转投国际米兰。三人并不想证明什么,只是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回来。

穆里尼奥和埃托奥情同父子

买入忠诚、即插即用的老将

国米主力阵容中均是廉价实用的球员,花1600万从罗马买来齐沃,卢西奥从拜仁800万引进,斯内德从皇马买来花了1500万,还有2200万买来米利托,这些球员符合穆里尼奥所需要的忠诚、勤奋、朴实无华等特点。

这些人有些已到职业生涯中晚期,渴望荣誉加身,所有人秉着一致的信念,实现了“三冠王”伟业。

教练和球员之间相互信任,才打造这么一支冠军球队

那年的国米欧冠之路,信任是一切的基础。因为信任,埃托奥可以踢右后卫,卢西奥可以稳稳在后腰不上前,马特拉齐可以心甘情愿的坐在替补席,斯内德可以和米利托两点一线,国米可以在被巴萨阴一手的情况下众志成城。

国际米兰在小组赛并不被看好,前3轮都遭遇平局,很有可能降级去打欧联杯。然而,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国际米兰在基辅的冰天雪地中开启了夺冠之路。淘汰赛中一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杀遍各个联赛冠军。

莫塔被红牌罚下,国米开始死守

双杀英超冠军切尔西,击破莫斯科中央陆军,痛斩西甲冠军巴塞罗那。斯坦福桥,穆里尼奥放弃使用433阵型,拿起了4231穆式典型双后腰阵型,取得了关键的客场胜利。诺坎普,国际米兰在被罚下莫塔之后采取窒息的链式防守淘汰不可一世的宇宙队巴萨,穆里尼奥在诺坎普君临天下久久让人难以忘怀。穆里尼奥以经典的防守反击战术让恩师范加尔败走伯纳乌。

穆里尼奥走向欧洲之巅

浮华背后尽是忧伤,“三冠王”从此陨落

国际米兰夺得意大利俱乐部历史上第一个“三冠王”之后,很多人都以为大国际时代又一次来临,谁也没想到这次辉煌既是开始也是结束。

功勋教练离开亚平宁,“三冠王”要从头开始

夺冠之夜穆里尼奥宣布了去皇马执教的决定,因为皇马抛出的橄榄枝让任何一名教练都无法拒绝,穆里尼奥也渴望在另外一个平台去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在切尔西被阿布无情的炒掉是多么的幼稚。

穆里尼奥在执教国际米兰之前,皇马已经多次与其沟通,穆里尼奥曾经去莫拉蒂家里说了这件事,莫拉蒂也试图挽留。可以说穆里尼奥并没有背叛国际米兰,很多国际米兰的球迷仍然感激、怀念穆里尼奥。

另外,穆里尼奥提前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执教的第二年就将国际米兰带到了无法复制的巅峰,成绩上不可能再前进一步,急流勇退对双方都是不错的选择。

因此,穆里尼奥离开国际米兰在情理之中,但成功之后,国际米兰面临着更换主教练,战术和执教理念出现断档,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是“三冠王”衰落的一个原因。

莫拉蒂的经营理念没有让“三冠王”延续辉煌

可以说在足球俱乐部经营这块,莫拉蒂并不太擅长,和弗洛伦蒂诺、德佬以及列维这些精明的商人想比更是逊色不少。总的来说,莫拉蒂经营国际米兰18年,除了“三冠王”之外,其他成绩并不是那么耀眼。莫拉蒂并没有把国际米兰当成生意来做,而是把国际米兰看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在萨拉斯石油公司赚到的钱,来填补国际米兰这个窟窿。

很多人认为莫拉蒂只是一个好球迷,不是一个好老板。莫拉蒂接手国际米兰时,意甲正处于米兰和尤文争霸的时代,为了实现父亲的愿望,莫拉蒂在转会市场上一掷千金,买来了相对较贵的球星。

虽然刚开始的那几年成绩不好,但一直坚持投入,摸索适合国米的风格和套路,国米的青训投入在欧洲也算是名列前茅。虽然很多时候都是莫拉蒂依靠自己的财力去填补,但正是莫拉蒂的坚持让国际米兰重回欧洲之巅。

莫拉蒂深爱着国米

然而这样的付出与投入并没有将国际米兰带入健康、正确的轨道,莫拉蒂对足球的爱有些偏执,他有自己的审美和评判标准,自己的眼光在盲目自信和盲目自卑之间游弋,源自他对父亲开创的“大国际时代”的盲目崇拜与对自己经营成效的热切期盼。他的热情始终很高,但是耐心并不足够。这样国际米兰在夺得“三冠王”之后显得无所适从,没有让俱乐部巅峰状态持续下去,最终让国际米兰迅速跌落神坛。

功勋球员对荣誉的饥渴不再

严格来说穆里尼奥带领的这支“三冠王”并没有超强的统治力和吊打对手的绝对实力。国内赛场上,国际米兰也是在最后一轮力压罗马夺冠,欧冠赛场小组赛一路磕磕绊绊,纸面实力和当时的宇宙队巴萨还相差一档。

国际米兰不再强大

之所以最终夺得三冠王,用“精神力强到溢出”来形容似乎更为恰当。老将的荣誉感以及穆里尼奥率领的将士服从命令、服从指挥,是夺得一切的先决条件。防守时,埃托奥可以去踢边后卫;落后时,卢西奥可以踢前锋;罚下一人时,全队可以众志成城,打造坚固堡垒。

然而功成名就之后,老将们也慢慢进行调整,谁也无法一直保持高压的竞技状态,球员精神力有所松懈,这批球员在荣誉上得到了满足。在之后的赛季,国际米兰最终落后米兰6分,将意甲冠军拱手相让。欧冠赛场上,四分之一决赛两回合都输给沙尔克04,让“三冠王”颜面扫地,整个赛季只有意大利杯聊以慰藉。

国米在欧冠赛场输给沙尔克04

相关集锦

相关录像